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
8日,市物业办对我市四个行政区域的社区物业工作站进行了随机走访,检查指导弃管楼社区物业工作站今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并听取了各区物业主管部门实行弃管楼全覆盖的具体措施。
据介绍,为了解决弃管楼居民的实际问题,市物业办于2012年在我市试行了第一批社区物业工作站,通过社区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的突破口,有效地改善了弃管楼居民的生活状况。随着大社区改革,2014年这项措施在全市74个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得以全面铺开,各区政府和社区探索不同的方法,合力解决弃管楼的治理问题。
“以社区里的一个楼为典型,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他们成立业主委员会,业主们分摊一部分费用疏通了下水管道、清理了小区垃圾,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主动做了外墙保温,屋子里暖和了,楼道整洁了,小区干净了,整个面貌焕然一新。”前进区物业办主任李铁军介绍道,“有了这些例子,现在居民都主动成立业主委员会,这样的转变是可喜的,也为社区物业站工作的推进减少了不小阻力,形成了居民参与越积极政府投入越给力的机制。”
“在这住了多少年了也没人管,谁也不愿意牵这个头,一家一户地去找,多亏了社区物业工作站,帮我们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有什么事情大家坐在一起商量总能想到解决的办法。”家住春光社区教育2号楼的张阿姨高兴地说,“别的小区的邻居都羡慕我们,也都商量着要成立业主委员会,以后我们这些弃管楼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成立业主委员会让弃管楼居民自己找物业或者让居民自维自管,这条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道路让大家看到了解决弃管楼问题的可能性,目前,这项措施在各个社区都得到了有效推进。弃管楼的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后,东风区在2014年组建24个业主委员会基础上,上半年完成了兴电社区、胜利社区、模联楼业主委员会的组建和重组工作,郊区现在已成立32个,向阳区成立47个,前进区成立131个业主委员会,在充分发挥民主、强化小区自治前提下,有效维护了弃管楼居民的共同利益。
“由于这些弃管存在各种积弊,所以要想寻找到物业公司进行管理难度非常大,基本上没有物业公司愿意接手。”市物业办的工作人员为记者介绍道,“我们成立社区物业站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通过物业工作站的组织和帮助,以居民自治为主,配合社区加强小区管理,由社区提供准物业管理服务,打造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提高弃管楼居民的生活品质。”
据了解,接下来,各区还将通过继续加快业主委员会组建工作的推进、加强网格化管理、加大物业管理监管力度等措施,动态地实现弃管楼管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