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新峰”模式破解农村金融信贷难题

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 

  “今年春季,我扩大水田种植面积,除了种自己家的水田以外,又在建三江农场承包70公顷水田,正当我为扩大种地面积资金犯难时,桦川融兴村镇银行和黑龙江新峰农业发展集团合作推出的‘公农商’联保贷款,为我解决了34万元贷款。我成了‘公农商’联保贷款的真正受益者。”桦川县新城镇中伏村农民贾树学感激地说道。

  贾树学说,这也得益于他在银行信用良好,同时通过新峰集团新城镇协胜分公司经理王贵成的担保,各项贷款的手续准备齐全后,仅仅3天时间,在融兴村镇银行的贷款全部到手。

  桦川融兴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践行服务“三农”的经营理念,拓展农户贷款方式,于2012年推出“公农商”联保贷款品种,目前已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开。其做法既克服了传统农户贷款模式过于依赖信息员,造成信息员管理风险不可控制的弊端,又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新时期农户贷款需求,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借鉴性。

  据统计,桦川融兴村镇银行自此贷款模式开办以来累计投放15538笔、金额近8.8亿元贷款;截至今年6月末,“公农商”联保贷款余额3.462亿元,同比增加1.15亿元,覆盖桦川县全部9个乡镇、83个村屯,目前无不良贷款。

  人民银行桦川县支行行长刘廷君告诉记者,桦川融兴村镇银行经充分论证与黑龙江新峰农业发展集团银企联手,合作推出“公农商”联保贷款,经逐步完善,已基本形成部门协作、担保灵活、范围放宽、联合支农的运作模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取得了“公司、农户、分销商和银行”四赢的显著效果。

  据了解,桦川县委、县政府、县人民银行、桦川融兴村镇银行多次实地调研考察后,经过科学、严格筛选,2012年初,桦川融兴村镇银行选取了黑龙江新峰农业发展集团作为担保公司,并签定了担保协议,由其做全面覆盖担保,分销商(黑龙江新峰农业发展集团旗下遍布桦川各乡镇的农资经销公司)向桦川融兴村镇银行推荐农户,且为其推荐的农户贷款提供担保。

  刘廷君说,“公农商”联保贷款业务模式可以概括为:农户提出贷款需求→分销商进行实地调查→与符合条件的农户签订土地反担保合同→推荐到银行申请贷款→村镇银行以五户联保方式发放贷款(此模式统一称为“新峰”模式)。“新峰”模式贷款流程在公司、农户、分销商三者之间形成封闭运行。

  谈到“新峰”模式取得的主要成效时,刘廷君说,这个模式推动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方式的创新,促进新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健康成长,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可持续的有效资金投入,改进和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高全县信贷资产质量,增强承贷者的诚信意识,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层次、多元化的“三农”金融服务需求。

  记者点评

  打通瓶颈一通百通

  “新峰”模式打通了贷款瓶颈,使农村金融信贷一通百通。

  “新峰”模式促进了新兴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发展;为龙头企业和分销商的发展注入新活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破解了农村金融信贷的难题。

  “新峰”模式使桦川融兴村镇银行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在市场竞争中打出了自己品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新峰”模式可以说由此类实力雄厚的公司为农户担保,既破解了农户贷款难题,又帮助公司和商户解决了销售困难,还提高了资金回流效率,助推企业和商户良性发展。

  “新峰模式”有效放大农业生产经营者可获得的信贷规模,扶持一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在以前年度一般农户贷款的最高额度为8万元,多数为3至5万元,此项贷款业务开办后,桦川融兴村镇银行从满足借款人的实际生产需求出发,多数农户贷款的额度可达到10万元左右,个别贷款额度可达到30至50万元。同时,单户信贷规模的提高,极大促进了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全县土地流转规模大幅提高。

  “新峰”贷款模式充分利用农资公司深入农村一线,了解农户信息的优势,增加了信息的透明度,并为贷款又增加一道保险。而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公司加入到农户担保贷款当中来,为农村经济注入一股暖流,提供给农户的信贷保障,可谓是“及时雨”,解决了农民担保缺乏问题,打通了农民融资的一条绿色通道。

编辑: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