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8日讯(记者 庄园)走进富锦市锦山镇洪洲村,村内窗明几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谦虚礼让。2014年时,这样一个山清水秀、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还是一个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不足、人均收入低、懒惰之风盛行的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2017年该村人均收入达17900元,20户、48名贫困人口已经全部脱贫,并退出贫困村序列。近几年,“我们走上富裕路,靠的都是党支部。发展当家产业,既能发家也能致富”这样一段形象生动的顺口溜在当地村民中逐渐流行起来。


探索“股份制”实现集体个人双受益
2018年4月2日,富锦市首家农村股份制合作组织——锦山镇洪洲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挂牌,设置集股权933份,集体、个人、机动股各占22%、70%、8%,从而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东”,推动了集体、农户“双受益” 。
今年,洪洲村还投资建设大棚采摘园产业项目,种植的绿色无公害瓜果蔬菜引来众多省内外观光游客,实现了农户、贫困户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双赢。
打好“三张牌”趟出致富增收新路径
从前的洪洲村,村民贫困,经济落后。为了让村民快速脱贫、长久致富,村支部推进“党务”“村务”公开,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村“两委”先后出台了十五项制度和一项村民公约。洪洲村还依托山水做文章,借助黑鱼泡国家级湿地公园、别拉音子山锦台两项优势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湿地芳邻”新洪洲,“山水田园”美洪洲的田园风情村。
同时,洪洲村依托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强化发展庭院经济,并投资李家面馆、村南农家乐、人民公社大食堂等饭店和果蔬采摘园,年终按比例分红。在推动村民致富的同时,洪洲村还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宣传,通过举办“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模范。
完善“软硬件”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为了提升村民生活环境,村党支部将目光聚焦到“生态宜居”上,围绕“山水田园”理念,在村西处建立了沙棘果种植基地、“百果园”日光温室采摘观光基地;拟建500千瓦规模光伏发电项目、秸秆颗粒回收站;并建设9000平方米活动广场,硬化2500米村路,修建500平方米停车场,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为解决日常管护问题,村党支部修订村规民约,同时确定了由贫困户参加的环境卫生整治小组,实现农村环境整治村民自治化,全力打造“宜居洪洲”。洪洲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还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对群众进行思想发动、宣传教育,在调动群众脱贫积极性、激活内生动力上下功夫。
近年来,洪洲村党支部坚持创新,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战斗力、组织力。洪洲村脱贫攻坚的步伐将会更强劲,乡村振兴的号角将会更嘹亮。
- 八五九农场“以赛促收”显身手 广袤大地奏“丰歌”2021/09/28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