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东风区倾力打造北方寒地水稻种子园区

来源:东北网 作者: 

  东北网9月28日讯(记者 王明菲) 28日,记者从佳木斯东风区相关部门了解到,历时2年精心打造,总投资5.74亿元,规划面积42万平方米的北方寒地水稻种子研发交易园区即将揭去面纱开门纳客。该园区形成规模后,预计年销售各种水稻种子24万吨,辐射带动种植面积达4800万亩,预计占全省寒地水稻种子销量的80%。东风区发改局局长姜柱斌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东风区倾力打造寒地水稻种子园区,集开发“原字号”、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北方寒地水稻种子园区鸟瞰图.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我国年种植水稻面积为3000万公顷左右,年产稻谷近2亿吨,是世界稻谷第一产量大国。黑龙江省种植水稻面积403万公顷,需要良种30万吨,每年农民自留种子占水稻总需求量的15%左右;农垦系统水稻面积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40%,每年需种量12万吨。随着我国水稻生产科技提升计划的实施,极大提高了水稻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规模,现有的优质水稻品种原原种、原种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优质稻米品种的市场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安全?如何使优质水稻品种的原原种、原种和优良品种能够标准化生产,满足优质稻米的市场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2014年春节过后,东风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看着相关部门经过调研后拿出的拟组建寒地水稻种子园区的可研报告动心了。

  佳木斯市辖区现有种子生产经营企业82家,水稻种子生产许可持证有58家,生产品种51个,拥有自主研发品种7个,11个无偿转让品种,33个有偿转让品种。年落实水稻种子生产面积30万亩,生产水稻种子能力近15万吨。其中仅龙粳31、龙粳40两大优质品种繁殖总量超4万亩。水稻种子生产企业多集中在郊区连江口农场、东风区建国镇。现种子企业已经自主形成松散式联合经营方式,初步形成以连江口农场和东风区建国镇为水稻种子生产批发集散地。佳木斯种子市场已形成省水稻种子集散中心。

  科学准确的分析、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托科研院所等诸多科研支撑优势,坚定了东风区组建种子园区的信心。以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打造国内一流水稻研发基地为目标,抢抓国家“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机遇,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向“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发展,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种业科技创新模式。园区分五大板块:研发检测区、种子生产区、市场交易区、仓储保管区、物流配送区。一系列蓝图为种子园区做了科学的定位。

  随后,东风区领导带领专题调研组先后对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沈阳农大种子培育中心、北大荒种业集团、普田种业育种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越看心里越亮堂、越座谈心里的创业激情越旺。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区政府投资建设,为企业创业搭建一个平台……”两年来,近2个亿的资金投到了园区里。东风区政府搭建的“金窝”,引来了佳木斯北方粳稻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龙粳种业项目、黑龙江大地种业公司北方寒地水稻种子研发中心项目、黑龙江省普田种业公司水稻种子研发中心项目、佳木斯森源种子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北方寒地水稻种子交易中心建设项目、佳木斯力增种业公司水稻种子繁育加工项目到这里下“金蛋”。

  在北方寒地水稻种子研发交易园区即将开业的交易大厅里,森源公司副总经理张金国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总投资3.1亿,占地面积12.44万平方米,是佳木斯市绿色良种水稻的主要供应地。工程去年6月开工以来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本月底即将竣工。该项目启用后,将整合150家种子公司落户种子交易市场,达24万吨仓储、交易、配送的能力。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2.9亿元,税金78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0个。截至目前,已经有20多家企业在此安家落户。”

  ”

编辑: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