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秸秆处理有新路 农民增收又环保

来源:黑龙江省经济报 作者: 

  每年秋粮收割后,农作物秸秆成了农民“丰收后的烦恼”。今年秋收生产刚刚开始,桦川县农机局成功引进适合县情的小型灵便式水稻秸秆打捆机,使秸秆利用有了新出路,达到了农民增收与治理秸秆焚烧污染双赢。

  在桦川县悦来镇东兴村秸秆回收现场记者看到,这里的稻农现在驾驶着一台桦川县今年新引进的小型便捷式水稻打捆机,正在将收割完毕的水稻秸秆打包成捆。

  在悦来镇东兴村刚收割完的稻田中,只见一个小巧灵活的机具被拖拉机牵引着来回“奔跑”,不停地为收割机丢下的“阵地”打扫“战场”。机器所经之处,那些“丢盔卸甲”的水稻秸秆都被它当成“战利品”收入囊中,从它身后“吐”出的是一块块被夯得严严实实的巨大“圆柱体”。不一会儿,原本凌乱不堪的田块除了稻茬外,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这台变废为宝的“能手”就是该县农机局引进的首台秸秆打捆机械。

  该县农机局农机工程师韩万友介绍说,秋收已经开始,为加大秸秆回收利用,倡导绿色环保的农业环境,县农机局积极与秸秆回收机械厂家联系,组织各乡镇农机技术人员参加秸秆打包回收示范演示现场会,秸秆回收既能取代焚烧秸秆遇到的环境污染,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打捆速度快,田间收拾得干净,省工省时,容易装载和运输,这样一来,本是农民田间焚烧的“废物”也能变钱了。为了方便农民使用,厂家和经销商还特意来到田间地头进行产品介绍和技术指导。

  桦川县利群农业装备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金占龙说,这种机械体积小,马力需求也不太高,使用非常方便,现在就是方便小型群体,价格优势上还是挺强的,咱们这个机械老百姓购到手也就是两万块钱左右。

  有了这种小型便捷式水稻打捆机后,秸秆运输就方便多了,送到秸秆加工厂制作成燃料、饲料和肥料,既有利于环保又有利于农民增收,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悦来镇东兴村村民刘超高兴地说:“我这个打捆机小型轻便,好运输,省工省力,我这一亩地去了人工成本能剩100多元,我一垧地15亩就能剩1500多元,我种了12垧地能剩到2万元左右。”

编辑: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