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江救急解难寒冬送暖

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 

  春节将至,同江市通过开展“救急解难、寒冬送暖”活动,全方位无盲区开展救助工作,落实各项救助慰问政策,保证救助范围全覆盖的同时,增强救助力度,保障困难群众快乐过年。为全面落实好“救急解难、寒冬送暖”活动,同江市民政局认真研究救助政策,及时制定完善各类救助制度,结合地方实际出台了同江市的救助政策,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发尽发,将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实到户到人。同江市于2015年1月成立了由民政牵头、编办、司法局等31个单位为成员的社会救助联席会议议事机构,并召开了第一次救助联席全体会议。为加快“救急解难、寒冬送暖”活动进展,这个局于2016年1月份召开了第二次联席会议,明确了全年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任务。同江市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证》,老年人凭证可免费或半价享受公交乘车、文化娱乐场所、医院体检挂号、法律援助等多项优惠政策,并设立“尊老基金”,为90—99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200元尊老金,为100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500元尊老金并在“重阳节”和“春节”每人发放500—1000元尊老慰问金。为保障流浪乞讨人员过冬安全,同江市成立了由政府主管副市长为组长,民政、公安、卫生、行政执法等23个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步骤和要求,从2015年11月起,开始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登记排查,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根据各部门职责实施分类救助,采取多项措施在医疗、教育、法律援助、生产生活方面给于救助。

  与此同时,同江市民政局加强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和突发事件困难家庭的排查和救助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工作。2015年初,同江市民政局与城郊乡派出所、兴华社区卫生院建立了救助联动机制。入冬以来,城效乡派出所结合自身工作与民政局社会救助站开展联合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对同江市进行24小时巡查,采用路面定点巡查、沿街寻查的方法,加强对繁华街区、涵洞、废弃房屋、车站、小区等流浪乞讨人员集中活动和露宿区域的巡查。在街头巡查过程中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劝导引导其到救助站求助;对不愿入站的,救助站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饮食、衣被等服务;发现流浪乞讨病人,直接送到兴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和入院治疗,治疗后由民政部门收容救助。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12人,体检23人,入院治疗14人。

  同江市还加强对意外事故造成的困难家庭救助。永庆社区发生平房连体火灾,有4户居民房屋全部烧毁。经调查核实后,及时给予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救助。对其中符合救助政策的3户居民,共发放临时贫困救助金5000元,并与房产局协商,为1户无投亲靠友户在南悦新城给予临时安置。经统计,从活动开展以来,同江市为69户因灾、教育、交通事故、尿毒症等重大疾病困难家庭发放7.9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5万元临时救助物资。救助同江镇胜利村12户15人,每户送去了2袋大米、2袋面份、1桶豆油救济物资,对其中的4户特困户,每户送去1000元临时贫困救助资金,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同江市为重点优抚对象解“三难”。为14名老复员军人、退伍军人,解决生活、医疗费2.7万元。为12名优抚对象结算住院费2.36万元,为68名城乡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军人每人发放1000元节日慰问金共计6.8万元,为385名优抚对象发放定补抚恤金57.93万元,为10名1949年前入党的老党员发放生活补助3.1万元,为51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群众优待金9.2万元,为111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取暖煤补助11.5万元。

  同江市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抗日老军人5人,并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5000元;采取政府向社会购买家政服务方式,为34个优抚公寓和光荣院提供免费衣物清洗和室内清洁,为敬老院失能老人提供护理照料;节日期间为城乡48名重点困难户每人送去慰问金500元,并送去节日祝福;为5名百岁老人送去了尊老金和内衣、袜子等生活用品,让他们度过一个祥和美满的节日。

编辑: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