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魁”已十八 青春吐芳华

来源:东北网 作者: 

  东北网2月24日讯(王猛 记者 王明菲)“取章,集合,蹬车”。元宵节当日,黑龙江佳木斯机场边防检查站女子检查科教导员张晓华在机关办公楼前整队完毕,同执勤官兵向机场联检大厅出发,今天也是她到这个站工作18年整。

  “王干事,今天你要拿出看家本领,拍出咱大姐最美的风采,若是拍不好,我们可不饶你”!“是呀,是呀,大姐可是咱们站的‘花魁’,你千万别按图片报道拍,得从艺术的高度捕捉”。通勤车上,官兵你一言我一语,生怕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把“大姐”张晓华拍的不够完美。

  伴着官兵们阵阵说笑,王干事的思绪追回到了18年前……

  1998年2月22日,一纸调令将在解放军陆军某部服役的张晓华调入武警黑龙江佳木斯边防检查站。那会的边检站,地处高寒地区,没有独立办公楼,工资待遇远不如当时张晓华在京服役的大部队。她却毅然放弃了工作安逸、环境优越的北京,向组织请缨投身边防,为祖国守边护门。

  初到边检站,张晓华担任政治处组织干事。性格豪爽的她干起工作来一样不含糊,文件起草、党员管理、双拥共建等大大小小工作信手拈来,一个人顶得上几个人的工作量,独挡一面的她很快受到领导关注,被安排参加实施边防检查,成为了一专多能的同志。

  身兼数职的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时常走进辖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家中嘘寒问暖、力所能及,帮助老人和孩子们协调解决急难问题,消除后顾之忧。在她的影响下,单位成立了“爱民服务队”,每逢节假日,边检官兵为民、亲民、助民的身影活跃在街头巷尾,温暖着千家万户。

  2001年,经单位退休的老政委介绍,张晓华结识了在银行工作的小刘,俩人情投意合,甚是般配。相处一年便张罗起结婚,随后,很快就迎来了他们的小天使“源源”。

  源源的爸爸在大庆工作,张晓华则在佳木斯,源源无法享受到父母百分百的呵护,无奈被寄托在爷爷家。面对两地的考验,张晓华再次选择扎根边防,奉献第二故乡。每年与源源相处的时间微乎其微,只有休上探亲假一家人才能团聚,但多数因工作需要被她放弃了。为此,源源的爸爸十分气愤。

  无悔青春吐芳华。一时间,张晓华舍小我、为大我,用誓言书写忠诚,用担当戍守国门的精神成为了全站学习的榜样,官兵们纷纷在荣誉室的光荣榜上为她贴上小红花,张晓华也创下了这个站小红花数量之最,至今无人能够超越,从此,边检站中便传出了“花魁”的美誉。

  2009年3月,这个站成立女子检查科,任命张晓华履行教导员职责。女子检查科清一色女性,平均年龄27岁,为了带好这支柔弱的娘子军,张晓华一面注重言传身教,耐心细致手把手的教业务;一面运用思想引领,和风细雨心贴心的鼓励;不到2年的时间,巾帼文明示范岗、基层建设标兵单位等荣誉接踵而来。

  张晓华在执勤现场是神情严肃、组织有力的指挥官,生活中却不拘小节、格外热情,像知心姐姐一样关爱着小妹妹们,工作之余,大家更习惯称呼她大姐,什么事都要找上这个大姐来合计合计、商量商量,就连家里腌腊八蒜,也要征求下大姐的意见。

  如今,大姐的警衔已从中尉升至中校,是一名有着27年军龄的老兵,也是一名满腔热忱,为梦想前行,用18载青春守护国门的忠诚卫士。虽然脸上多了些时光留下的痕迹,也亦难掩去“花魁”的荣誉。

编辑: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