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村鹅经济鼓起农民腰包

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 

  从2010年开始,汤原县竹帘镇新发村农民吴炳生开始养鹅,他告诉记者,当时完全没有经验,处于尝试和摸索阶段,走了许多弯路,浪费了不少精力。当年6月份,在本县内孵化站买了300只鹅雏。后来才知道县孵化站鹅雏也是从外地转进来的,一部分鹅雏后来发生了脱水,加上缺少养殖经验,最后只存活180只。

  等到秋天销售后算了一下账,居然还有2000余元的纯收入。他认为养鹅这个项目是可行的。2011年,他决定进一步尝试,到外地考察了几个孵化场,最终在哈尔滨的一个孵化场买回1000只鹅雏,运到家后发现鹅雏都很虚弱,最后也只存活600多只,但到秋后一算账,纯收入有5000多元。

  吴炳生说,两次的养鹅经历使他认识到,如果把成活率提高上去,养鹅的效益一定会是相当可观的。在2012年养鹅之前,他专门去了趟哈尔滨进行考察,详细了解了该市及其周边多家孵化场的情况,考察时得知庆龙鹅业是我省最大的孵化场,庆龙鹅业在鹅雏质量和信誉度上应该是有保障的,他从庆龙鹅业一次性购进鹅雏3000只,当年鹅雏成活率达到了95%,但由于当年销售价格偏低,最后利润不足3万元,这使村里原本有养鹅意愿的几个农户打了退堂鼓,全村养鹅成员算他也就只有3户。

  转机出现在2013年,由于积累了三年的大鹅养殖经验,在保证成活率的同时,降低了饲养成本,又赶上大鹅销售价格高,这一年吴炳生养的4000只大鹅,利润达到8万余元,于是村里很多人都有了养鹅的意愿。

  2014年,在吴炳生的带动下,这个村养鹅户达到16户,大鹅饲养量达到5万多只。根据每家农户的场地条件、经济状况、管理水平和饲养数量,吴炳生为他们设计了具体饲养方式和管理办法,并适时给予他们免费技术指导。这一年鹅雏成活率都达到了90%至95%,每只鹅纯利润达到15元。

  吴炳生开心地说道,在大多数养殖户都没有养殖经验情况下,直接借鉴了他的经验和做法,避免了饲养管理不当造成损失,有的养殖户第一年就养了4000只,而且很成功,他感到非常欣慰。从此他便得到了所有养殖户的信赖和认可,成为大鹅养殖的领路人。

  2015年,为增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大鹅养殖,汤原县竹帘镇新发村鹅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县政府帮助协调养殖贷款,解决资金难题;畜牧局聘请了省畜牧研究所周景明、霍明东两位专家对合作社养鹅大户进行了集中培训,并进场入户现场指导,使养殖户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去年,全村养殖户达到25户,饲养大鹅近8万只,总产值达400多万元,利润超过了100万元,养殖户的养殖成功率达到95%。

  吴炳生说,由于创收效果明显,村里越来越多的农户有加入合作社的意愿,预计今年合作社社员将超过50户,饲养规模将超过12万只。

编辑: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