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


目前,正是候鸟迁徙经过我市的时节。记者在4月28日开展的我市第三十五届“爱鸟周”宣传活动中了解到,近年来,途经我市迁徙和在我市栖息繁衍的鸟类品种和数量逐年增加,鸟类栖息繁衍的范围逐年扩大。
今年“爱鸟周”的主题是“依法保护鸟类建设美丽中国”。每年的3月初至4月末是鸟类春季迁徙比较集中的时间,我市的地理位置特殊,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也是鸟类栖息繁衍的重要地点。我市的鸟类品种共有266种,占全省鸟类品种的50%以上。每到候鸟迁徙季节,我市林业部门都会组织专项行动进行执法巡查,严厉打击非法捕捉伤害鸟类行为,重点排查花鸟鱼市场,杜绝贩卖野生鸟类行为。
经过多年来对鸟类的保护和对生态环境的建设,途经和栖息在我市的鸟类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据我市东风区建国镇鸟类观测点观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过境我市的候鸟已经达到80万只。今年候鸟来到我市的时间比往年提前了一周左右,在富锦、同江、抚远等鸟类栖息繁殖地,很多鸟类早早就飞到了这里。特别是在富锦的鸟类栖息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白头鹤今年3月末就已经出现,而在往年,这种鸟类是十分罕见的。根据观测,今年我市还发现了鸬鹚,这种鸟以前很少出现在我市,今年数量却大大增加。林业局林政管理科科长董志明对记者说:“这些鸟类是以吃鱼为主的,它们在我市出现,说明我市水资源环境的整体好转,只有水草丰沛,鱼鲜虾美的环境才能吸引它们在此落脚。同时也说明我市鸟类栖息的环境是较为安全的,这样鸟类才能‘安心’地在这里落脚。”
通过市林业部门的观察发现,以往鸟类栖息繁衍只在鸟类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等远离人类活动区的范围内,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力,人们爱鸟意识不断增强,伤害鸟类行为锐减,鸟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地有向人类活动区靠近的趋势。
两只鸬鹚在松花江上嬉戏争食□庄艳平本报记者陈志伟摄
一群北归的大雁掠过松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