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为优化产业结构指明方向。我市在结构优化中“加减乘除”一起做,特别是在“老字号”做大做强方面打出了市场牌、改革牌和创新牌,让“老字号”在转型升级中生发新活力。

  改造升级“老字号”,就是要巩固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在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的当前,传统制造业正在积极向依靠科技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产品呈系列化、质量稳定、风格鲜明的常发佳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产品已经跃升为行业领头雁。21日,记者走进厂区看到这个企业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具体实践。

  “过两天收玉米的时候这个大家伙就能派上用场了,家里添置个大件,今晚得好好喝一杯。”建三江客户黄亮一边说一边用手机记录下这激动时刻。记者站在厂区门口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仅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有十多台收割机从这里开出,一台台崭新的收割机即将成为金色收获中不可或缺的绿色风景。

  作为第一家入驻高新区的企业,2010年8月,江苏常发集团投资2.2亿元,建设的大型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及农机具项目,已于2012年建成投产,当年实现产值3.3亿元,完成主机1180台,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上缴税金579万元。现代化厂房、先进生产线以及管理理念,与企业重组前的“老样子”比起来企业生产能力、管控能力水平提升新高度,老员工形容这种变化只用了四个字“翻天覆地”。

  在生产车间,生产线有序运转,一件件收割机零部件从生产线上缓缓“流过”,每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全质办主任宋成秋向记者介绍,下一道工序是上一道工序的“用户”,如果质量有问题工人就会拒收,不操作,不安装。每个操作员都是检查员,这样质量就把控住了。检测、装配等各项工序……就是在这样的层层把关下,用户才能用上安心放心的产品。

  宋成秋是企业“元老级”职工,经历了起步、发展、困境和跨越,他说:“从老企业一年生产一种机型到现在一年内系列新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企业在不断发展,我们员工直接受益,不仅视野放宽了,技术水平也提升了。随着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大,常发集团始终着眼于世界,将发展格局锁定全球。我们有动力更有信心!”

  主导产品有稻、麦、豆系列联合收割机,自走式玉米收割机,高速气吹式精密播种机,农机附件等产品。与此同时,企业还积极开展了新产品研发工作,809型180马力大型水稻收割机市场反响良好,高速水稻插秧机的样机也已经制造成功,正在进行新机实验。1—7月份实现产值1.3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3亿元。

  在我市传统制造业搭上技术升级、转型升级“直通车”的企业不只是这一家。

  哈电集团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防爆电机、起重及冶金电机、局部扇风机、屏蔽电机的创始厂和主导厂。围绕建设全国最大的特种防爆电机生产基地,利用防爆电机技术国内领先的优势,采用稀土等新材料,生产节能型特种电机,重点发展永磁防爆电机、核用电机及核用屏蔽电泵、高压系列电机、机电一体化的变频电机、风力电机等。领先技术获国家专利17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5项。1—7月份,实现产值6.7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7亿元,税金2687万元。

  全省唯一玻璃制品深加工企业黑龙江佳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经历“六改浮”技改扩建,2000年“债转股”资产重组,成立由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控股的股份制企业。2015年6月与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共同签订了《联合重组佳星玻璃框架协议》。今年3月市政府又与中国建材集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佳星玻璃资产划转协议”“委托管理协议”,促成了双方的战略合作。随即实施了龙江佳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技改项目,总投资2.8亿元,一期投资1亿元,利用现有厂房,建设年产230万平方米Low-E生产线、年产80万平方米钢化生产线、年产50万平方米中空生产线和年产5万平方米夹层生产线。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4亿元、利润2000万元、税金772万元,新增就业149人。二期投资1.8亿元,新建厂房2万平方米及年产3.3亿支啤酒瓶生产线。达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2.1亿元、利润1500万元、税金1450万元。

  我市还将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主要农机产品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充分发挥农机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投入,加大力度研制开发技术密集型高端农机产品及其制造技术。比如,拖拉机产品重点是动力换挡拖拉机、无级变速拖拉机;收获机产品重点是高效能联合收获机械;农机具产品重点是精准变量复式作业机具;关键零部件重点突破重型柴油机、无级变速、电控技术、液压驱动等关键零部件效能和可靠性技术。借助科技创新,“老字号”改造升级大步迈向高端,为重新崛起正在蓄力。

编辑:左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