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
在冬日里的黑龙江同江三江口国家湿地公园,通透的空气、枯黄的草木在一袭白衣的大地上显现出原汁原味的生态美景。这个今年8月才正式“晋升”国家级的公园正在用慢节奏讲述着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前世今生”。
听说湿地公园正在建设之中,记者在11月28日来到公园时看到的却是最不像施工现场的现场。十几名工人零散地分布在不同路段敲敲打打,小心翼翼地进行木栈道铺设。记者疑惑,现在的季节并不是施工“黄金期”,为何要选在这个时间作业?
“为了保护生态!”同江市园林管理处副主任吕庆荣给出了答案。
在保护生态的“红线”内,湿地公园建设可谓用心良苦。冬季施工可以在雪上作业,保证湿地植被不被破坏,最大限度减少对湿地的影响;选择新型环保材料,不变形,使用时间长,更换频率低,减少因修复给周边环境带来的不便;木栈道距地面1米高铺设,为下部生态系统留出最大空间;撤掉游览路两侧路缘石,保证雨水自然排放。栽植花楸和王子海棠7000多棵、宿根花卉24万株以保持生态自然美观。
在公园内随手一拍,即是美景。一个巨大蛋型建筑伫立于江心岛中,这是观鸟台,高38米,共5层,是园内标志性建筑,蛋形寓意着生命繁衍。“主体已经建设完毕,五六月份的时候就能在这里观鸟了,到时各种鸟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能让人忘掉烦恼。过阵子我们还会在观鸟台展示本土代表性的鸟类标本,让到这里的游客都能了解和认识湿地,‘恋’上湿地。”吕庆荣介绍说。
无论是木栈道还是观鸟台都能很自然地与公园原始生态环境融合,既保持原汁原味的生态,又结合当地实际,实现高标准打造新景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梦想地”。
据了解,这个湿地公园项目总投资1.123亿元,占地面积1131公顷。记者了解到,在建设过程中,很多规划内容被“删除”,这又是怎么回事?
吕庆荣解释道:“今年,习总书记到黑瞎子岛视察时强调要保护生态,留一张‘白纸’。这片湿地属于河流和泛洪平原湿地,在建设中,我们不求速度,多方与国家、省的专家探讨、请教,按照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将不适合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动物园等多个项目‘下马’。仅保留生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科普宣教中心、观鸟塔、木栈道等项目,就是想为子孙后代留好这一张‘白纸’。”
留下美景,同江市委、市政府算的是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湿地公园被5.5公里防洪大堤分成南北两部分,坝南635公顷,坝北452公顷。经过多年资金的投入和退耕还林做“减法”,坝南部分已经累计退耕还林近300公顷,栽植各类树木77万株。坝北形成湿地恢复重建区,用于湿地恢复,科研检测。
几年来湿地修复的成果引来了21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停歇、繁衍。黑鸬鹚、东方白鹳等稀有鸟类也频繁“露面”。
在同江当地市民口中,湿地其他季节的美同样让人神往:东方白鹳展翅长空,野鸭在水中踱步,一片生机盎然,一派诗情画意。这张“白纸”留下的不仅是人类走进自然的“门票”,更是双方休戚与共,和谐发展的恒久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