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佳木斯日报 作者:
本报讯(记者 纪世强)近期,郊区沿江乡多次对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深入了解全乡102户贫困群众的年龄结构、身体状况、劳动能力状况、住房状况,进行动态更新,针对具体情况对不同贫困家庭采取不同脱贫方法,向脱贫攻坚再发力。
今年初,沿江乡党委召开专题党委会认真研究,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党员结对扶贫。将扶贫攻坚工作与队伍建设相结合,由乡党委书记、乡长任机构组长,乡党委班子成员为各党小组组长,将机关党员分为9组全年下乡走访。各党小组集思广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困难群众脱贫。发放民情卡、民情手册等方式使党建工作有载体,通过走访、进户调查等方式,使党群关系有着力点。
近年来,沿江乡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以产业帮扶为工作重点,提高贫困群众的“造血”机能。精准扶贫以来,沿江乡福胜村粒粒纯源合作社与7户贫困家庭签订了季节性临时用工合同,贫困户在铲地、收地、捡粮、装箱等工种中,按不同劳动强度领付工资,贫困户平均每年增加收入9000元。福胜村贫困户周文龙的女儿智力低下,为照顾女儿无法外出打工,家中仅靠每年7亩耕地4200元的收入维持生活。“自从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既增加了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女儿,今后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周文龙说。
沿江乡还通过广泛宣传,使社会爱心人士以及社会团体与贫困户对接。黑通村村民周京香,因车祸造成下肢瘫痪,仅有的一个女儿读高中而且品学兼优。在乡政府了解情况后,为周京香家办了低保,村出资建房供其一家居住。佳木斯大明酱肉有限公司为其女儿提供6000元助学金。
对因病致贫和无儿女老人,沿江乡采取政策脱贫方法。黑通村贫困户崔洪儒患有脑血栓,已经瘫痪多年,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子女。沿江乡对其进行政策扶贫,由村出资进行建房供其居住,并为其办理了五保户,每年可领取4704元的补助。据统计,沿江乡目前共办理低保人员71户1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