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治生态建设(佳木斯)论坛在我市举行

来源:佳木斯政府网 作者: 

  聆听来自最基层的实践思考,为政治生态建设理论研究提供最接地气和最可借鉴的第一手材料。14日,由佳木斯市委和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主办,佳木斯市纪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办的基层政治生态建设(佳木斯)论坛在我市举行。

  省纪委副书记李力,市领导徐建国、邵国强、周宏、顾百文、鲁长友、宫秀丽出席论坛。

  论坛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书记、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孙壮志主持。

  论坛以“如何结合佳木斯实际营造山清水秀、风清气正的良好基层政治生态”为主题,分两个阶段进行。

  据了解,我市去年被确定为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的调研基地,较好地发挥了廉政理论研究试验田作用,曾较高质量地完成了年度廉政蓝皮书的课题撰写任务。

  李力在致辞时充分肯定我市政治生态建设工作,并希望佳木斯市各级党委、党组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和省纪委决策部署,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作风,深入推进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努力为全省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省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邵国强在论坛上致辞。桦南县、汤原县、桦川县、郊区、向阳区、市卫生计生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8个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对如何构建政治生态环境作中心发言。

  来自中国社科院、黑龙江省社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部门的五位专家对代表发言进行了点评和指导。

  孙壮志作论坛总结。

  下午,中国社科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作政治生态建设专题辅导讲座。

  市委书记徐建国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论坛紧扣主题,通过专家点评把脉、讲座辅导,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思路方向,提升了能力水平,强化了责任担当。下一步,各地、各部门要提高对政治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抓好对本地、本部门政治生态建设工作。

  徐建国要求,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要抓实理论武装这个根本,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把树牢“四个意识”作为构建政治生态的方向引领,保证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引导党员干部锤炼过硬的党性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守道德高线,严守纪律底线,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示范者、诚信风尚引领者、公平正义维护者。要抓住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这个关键,大力倡导和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不断培厚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使党内风清气正、正气充盈。

  徐建国要求,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鲜明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以用人环境的风清气正促进政治生态的山清水秀。要坚持“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严格执行选人用人制度,关心关怀基层干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想干、敢干、能干、不蛮干。要从严党内政治生活。强化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让人民群众看到良好政治生态的持续净化和不断巩固。 徐建国强调,要持续推进正风反腐,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持续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要锲而不舍纠正“四风”,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锲而不舍纠治“四风”问题,大力开展作风整顿,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要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要把权力放在制度的“笼子”里,科学界定权力部门及内设机构的权力边界和运行程序,优化权力配置,减少权力寻租空间。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建设者、维护者。同时,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推进,注重宣传引导,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考核问责,推动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编辑:张桂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