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敲开致富大门

来源:佳木斯政府网 作者: 

  纵横的稻田、巍然屹立的风车、笔直的栈道组成了同江市三江口生态农业园美丽的金秋。

  站在风车观光台上,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金黄的稻穗迎风招展。春天从这里播种的希望,金秋在这里满载收获。

  “自从加入合作社,种上了有机水稻,我们的收入就增加了,等到今年的水稻收上去,合作社就会很快给我们分红利,只有钱包揣的鼓鼓的,大家才能过上一个温暖的冬天。以前种水稻,品种差,不好卖,大伙儿的积极性不高。现在,我们种的水稻品质好,合作社直接到田间地头收购,省事、省力、省心。而且还有了政府主导建设的集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生态园,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同江,我觉得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好,收益也会越赚越多。”站在自家的土地上,看着手中的稻穗,同江镇新发村村民薛永波无比自豪。

  “昨天我看了十九大的报道,有关生态文明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这是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我感到很骄傲。”薛永波说。村里人都有如此感受,“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同时,种出优质的生态产品,在赢得消费者满意的同时,农民也会受益更多。国家的政策好,百姓们的生活就会越来越幸福。

  为更好地助力农民增收,同江市在三江口“互联网+农业”高标准水稻示范园区,实施了田间土地整理和景观建设工程。还将建设木栈道、景观风车、农耕文化广场等观光设施,打造集物联网应用、订单生产、科技示范、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三江口生态农业小镇。

  生态农业园种植区域共种植了1300亩水稻,并在有机田中安装了实时监控摄像头,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客户端随时查看田间的作业情况和水稻的长势,实现二十四小时、360度视角对水稻生长全过程进行监控,上肥、喷药、除草都可以看到。这种看得见的方式,不仅可以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还极大地提高了老百姓的消费信心。消费者觉得只有买到这里的大米,吃起来才会更放心。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鸭声一片。”在这片稻田里,听到的不仅是鸭声一片,还能看到鱼儿嬉戏、蟹子撒欢。过去农民种田养鸭养鱼养蟹,都是单独进行,要么耕田种稻,要么圈地养鸭,要么挖塘养鱼、养蟹,几者难以兼顾。如今,“一田多用”的模式正在推广,稻香、鱼肥、鸭壮、蟹满正成为现实。这种稻、鸭、鱼、蟹共育的生态农业模式,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

  据了解,同江市建设的三江口生态农业园已经被确定为全省现代农业科技园,为了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开展试验示范,目前已经进行了鸭稻、鱼稻、蟹稻综合养殖实验,同时也开展了黄腐酸肥、多功能肥等科技实验项目。

  “这些项目实验成功以后将可以大面积推广,有利于提高同江市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产业带的连片带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江市农业局副局长张学平说。

编辑:张桂媛